|
胡凯山,在当地又称“老母顶子山”、“老母猪顶子山”及“老兀术顶子山”。 800多年前金太祖、金太宗的合葬地。金太祖死后,先于天辅七年(1123年)九月初五,“葬宫城西南”,后于天会十三年(1135年)二月“改葬于和陵”。
胡凯山东西横卧、坐北朝南,山南宽阔平缓但两边隆起,山北陡峭险峻天然屏障。山前为阿什河两条支流(头道河与二道河)的汇合处,山对面就是东北道教名山松峰山。据说,山上还有一潭池水终年不涸,把皇帝陵园选址于此,十分符合古代的堪舆学说。根据考证,从松峰山向西至阿城这条近50公里的山谷中,有多处金代陵寝遗迹。但只有胡凯山气势磅礴、视野开阔,所以才能被选址皇帝陵。
胡凯山的林地间,趴着一只巨大的石龟趺,粗糙的龟趺头向山下,虽然长满苔藓,但仍能看清上面的纹饰。从第一座龟趺向上几十米的左侧,有一处残存的墓穴,积水中石质棺盖与棺壁清晰可辨。墓穴下边不远处是两座相聚不远的龟趺,其中一座头朝山上。按照古代尚右的习俗,墓穴应是金太祖的陵墓,而孤卧龟趺的地方是金太宗的陵墓。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