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走进会宁公园,一幅美丽的水墨丹青画卷展现在眼前。游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。湖中小船往返畅游,碧洗天蓝,白云悠悠,水草丰茂,蒲苇相接,自然古朴的天然湿地引得远道而来的飞禽栖息。岸上鲜花争艳,雍容高雅,草坪茵茵,垂柳翠松,角亭石级,小径曲幽,雄伟的金代建筑古朴大气,熠熠生辉的琉璃瓦,记述着金代动人故事。老人们古树荫下三五交谈,恋人们小径深处相依倾倾私语,孩童们穿梭奔跑,相互嬉戏。那些每天到公园练剑的、打拳的、跳舞的、舞扇的、练操的、打腰鼓的、唱二人转的、唱京剧的、拉二胡的、吹锁呐的、轮滑的,他们或三五成群,或几十人结队,在公园演绎着快乐,并不时引来观众的掌声和赞叹声,构成和谐幸福如诗如画的场景。会宁公园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尽情抒写快乐的人间天堂。
人们在公园尽情畅游的同时,对区委、区政府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,会宁公园的建设发展,是我区城建事业突飞猛进的缩影,它凝聚着区委、区政府领导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。阿城区会宁公园是我区唯一一处集园林景观、休闲娱乐、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。公园总面积18公顷,其中水面积4.5公顷,绿地面积9.5公顷,白色道路与步道板铺设面积4公顷。因阿城是历史名城,八百多年前完颜阿骨达曾在此建都,会宁公园因此而得名,它不但是市民游乐与休闲的场所,又是一处品味很高的园林景观,对于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,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同时也是我区城市文明、进步、发展的重要标志。早在1960年春,当时的阿城县政府,就曾组织人力,在此修建人工湖,并在湖中心用土石堆成假山一座。1993年4月,阿城市政府对人工湖重新规划,开始筹建会宁公园,历时三年,于1995年7月基本建成,并向广大市民开放。
2005年,区委、区政府领导班子经过调研后,针对公园运营十年的现状,把公园建设纳入政府工程,并以“建设最佳环境,争创一流公园,服务广大市民”为目标,下大力气对公园进行整体改造。区委、区政府确定了三期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设想。一期工程重点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,并对公园整体规划,拆迁部分游乐设施和基础设施;二期工程重点加强园林绿化、仿古建筑及小品雕塑建设等,增加公园靓点,提高建设品味;三期工程重点完备服务设施,开发园中园,增加游园面积。三期工程竣工后,又修建北门一座,改造380延长米北大墙,修建水冲式厕所一座,假山危房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,铺设步道板3000余平方米,沥青路面7500平方米,同时安装了园内监控设施,改造、更换了游乐设施,增加了服务内容和项目,从而打造大气、灵气、古色古香的全省一流公园。
今年以来公园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,以创建哈市“星级公园”为目标,大力加强园艺管理和环境建设力度。全园共种植花草10余个品种10万余株,盆花摆放近500盆,吊兰300盆,银中杨60株,云杉13株,大叶丁香500余株,丁香2万余墩,草坪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3月末,对全园树木及时修枝剪叶、除萌、蘖芽等,做到无枯枝、险枝、死树,无挂绳、挂物,古树名木统一编号,挂牌、建档。对绿地、绿篱清膛、及时修剪。
主要建筑物、栅栏、桌椅、卫生箱、标牌等及时维修、粉刷油饰和清洗。开园前对全园30余处游乐设施进行维修和粉刷油饰。垃圾箱喷漆100个,座椅80余处,铁围栏油饰4000延长米。对南门、北门、长廊、假山凉亭等进行粉刷。
为给全区人民打造整洁、优美、舒适、功能齐全的游乐环境,公园以“三无”即无垃圾、无灰尘、无图画为工作目标,加强环境卫生管理。并于2012年6月10日建成会宁公园北门面向广大市民开放。
近年来,随着区委、区政府对会宁公园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,公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,公园公共设施、基础设施、园容园貌等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,年游人量已达到近二百万人次。建设了其具有集如厕、整理、梳洗于一体功能的水冲式厕所,是区委、区政府为百姓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。随着公园功能的不断发挥,夜公园的游人量不断攀升,已由原来一两千人猛增至六七千人,夜间到园内跳舞的、轮滑的、打羽毛球的、踢键子的、走圈遛弯的,比比皆是。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市民,满足夜公园游人的需求,会宁公园加强了亮化工作。使亮灯率达100%,使夜公园亮如白昼,灯光搭配有序合理,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,打造出美伦美幻的灯光效果,增强了夜公园的吸引力。
多年来,会宁公园给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快乐,带来了太多美好的记忆,营造了太多的诗情画意,它就像镶嵌在阿什河畔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,是老百姓抒写温馨,感受幸福,演绎快乐的艺术之园。